立时代之潮头、担时代之使命 。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承担了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使命。目前 ,24个 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其中 2所 大学校区或过渡校区正式启用, 9个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所 省重点实验室、 11个 科研平台加快推进。
(资料图片)
科学赋能,产业立区
如今
光明区已经迅速成长为
深圳充满生机、潜力无限的
经济增长新引擎、投资创业新热土
国之重器加速崛起
科研人才纷至沓来
国之重器加速崛起,首批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新突破。光明区加速推进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助力深圳更好地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设施团队已于4月27日首批入驻。其中,光明科学城首批启动建设的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设施已累计完成1800台/套科研设施购置,将有力提升深圳市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能力;材料基因组设施正开展设备购置及平台搭建工作;深圳超算二期动工建设;精准医学影像设施、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设施已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一大批高校、科研机构纷至沓来,扎根科学沃土。今年6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全面建成,目前已拥有17个整建制学院和两所附属医院,重点建设新医科和新工科,学科布局坚持对接深圳市产业发展需要。
7月20日,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简称“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开工。项目位于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核心区,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10.7亿元,计划于2025年12月投入使用。
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是光明科学城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的其中之一,有助于提高我国先进测量技术领域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随着科研机构的加速落地,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愈发凸显。目前,光明区入驻的各科研院所共有科研人才 超5400人 ,同比增长了 21.99% 。今年,光明区将力争新引进博士人才 超500名 ,科技创新人才 超1000名 。
产业集群集聚成势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光明区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根据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700.87亿元,同比增长8.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超六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34.6%,大健康产业增长36.3%,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长23.0%。
亮眼的经济数据,是光明区加快建设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努力。光明全力落实深圳“20+8”产业集群规划部署,打造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能传感器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发展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5个未来产业集群,以优质空间、有力政策、优质服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光明区即将出台《光明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其中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现有生产设施、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提升,对技术改造项目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单家企业年度最高奖励4000万元。叠加前期光明区陆续出台的“8+5”产业政策和“1151”产业空间政策,已形成支持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政策体系,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光明区还大力推动光明中心区科学与科技服务业总部经济集聚区、凤凰城国际研发及先进制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光明湖生命科技总部经济集聚区纳入深圳市总部经济集聚区空间布局规划。
同时,筹划总规模 100亿元 的光明科学城母基金,落地总规模 30亿元 的光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 15亿元 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总规模 10亿元 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基金,联合国开行深圳分行推出总规模 100亿元 的光明科学城科技金融专项,为光明科学城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数读
●近3年孵化吸引全国近四成新增合成生物企业,累计估值超270亿元
●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77亿元,同比增长20.0%,较全市增速高出8.5个百分点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4%,较全市增速高1.3个百分点
●大力推进“两个一千万”工程,累计筹集高标准产业保障房超1000万平方米
创新案例
综合体2.0模式:
“中心创新圈层创业”
走进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一楼展厅“∞”符号装置高达数米,揭示了这里暗含的无穷可能。
这栋楼国内首创 “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 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深圳经验47条当中。创新中心楼上为产业应用研究空间,楼下用于企业孵化管理,创新性打破了“从0到1再到10”的产业孵化时间壁垒, 建立起“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
距离创新中心不足8公里,恒泰裕·华南医谷产业园内,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产业园一期坐落于此。在研究所早期孵化的企业,成长到试产量产阶段,即可落户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化。目前园区已引进 18家 合成生物企业。大部分入驻企业已获得创投机构的投资,并被光明区政府认定为合成生物企业,总估值近百亿元。
如今,光明的创新创业模式,正逐步从“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1.0模式,迭代形成 “中心创新、圈层创业” 综合体2.0模式,活力效能进一步提升。在中央核心,重大科研设施、重点研究院致力做0到1的原始创新;在中部圈层,产业创新中心做1到10的孵化工作;在外部圈层,产业园再做10到100的量产投入。
光明区正在科研经济的春天里跑出加速度。
内容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罗鹏华
校审:刘越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