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25日,有网友反映,凌晨爬泰山时遭遇大雨,山顶的商家对入室避雨者开出价格——座位40元一位,没有凳子的25元一位。针对网友视频反映的情况,泰山景区当日回应称,收费可能是商家自己的行为,正在调查处理。26日再度回应:通过视频已锁定两家商铺,两家商铺的负责人正积极配合调查中。
从视频来看,夜色下暴雨倾盆,游客挤在商家门口,“屋子里这么宽敞,商家还收钱避雨显得格局太小”,有网友这样评价。当然,事实的真相还有待景区公布调查结果,但网友对游客的感同身受放在眼下这个旅游旺季和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显然值得被放大来看。
商家在有空间和不影响经营的情况下,没有向游客开放场所避雨,是有违道德的。但从法律上看,商家是付了景区租金的,在其经营场所提供销售商品和服务收取费用也是有依据和受保护的,我们很难苛责。但景区作为商家的管理和组织者,是可以发挥调解和监督作用的。
因而与其说网友等一个调查结果,不妨说更多的是期盼景区在预案、应急、管理等方面展现出责任与能力,在对游客、商家等各方主体进行保障和协调时展现出细心和智慧。
事实上,6月底至7月,泰安多次遭遇疾风骤雨,此前就有夜爬等待看日出的游客表示,天气预报是晴天,但山里天气变化太快,根本来不及反应,“被困山顶想下也下不去”。不难看出,游客密集、地势险峻的山区一旦进入雨季即意味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类似事件频发也足以给景区绷紧安全管理和有序经营的那根弦。
景区作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既然收取了游客门票,就要对游客的人身财物安全和旅游体验提供保障。针对视频中的情况,有泰山景区宣传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一般下雨的话景区都有紧急预案的,会有应急避险场所提供给游客避雨,这个是免费的。”
那么人们不禁会问,景区是否提供了足够的避险设施和应急物品?是否在旅游手册、指示牌等显要位置告知游客?应急场所的设置是否位置合理?是否提前疏散和引导游客做好防范?
而针对一些商家,景区不妨也充分考虑其经营类别、空间容量、地理位置等因素,设置一批弹性的避险点,并根据对其正常经营的影响程度进行适当补偿,避免把道德的选择题完全交给商家。同时,引导商家提升服务意识,避免出现交钱才能入内的“宰客”行为,从而提升游客体验。
“口碑”是景区的无价资产,好口碑不仅在风光,更在服务和配套。经营商家作为旅游基础设施中的重要部分,其服务水平和道德水准,显然也是景区的一块招牌,与景区融为一体。因而,景区管理者也要从整体出发,全盘考虑游客和商家的需求,提升公共服务的意识。就像有的景区为游客提供直饮水、寄存箱、母婴室、售货机等人性化服务一样,为遭遇极端天气的游客提供没有争议的、舒适温暖的“避风港”,也应该逐渐成为景区的“标配”。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