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至少有8000名阳新枫林籍人从事压力容器行业。其中,至少4000人干焊工,行业戏称为“焊武帝”;至少有60个枫林籍老板干压力容器实体工厂,遍布于全国各省,他们是枫林镇名副其实的“罐一代”。
(资料图片)
得益于阳新县营商环境的快速优化和地方政府精心培育,在家乡情结的催化下,一批批“罐一代”和“焊武帝”返回枫林镇,披星戴月、披荆斩棘重头干起,成为枫林镇求异化发展的希望所在。
从年产值从200万到近2亿元,枫林镇压力容器精密制造科创园只用了5年多时间。如今,枫林镇压力容器制造正在扩大版图,规划好的二期产业园也呼之欲出。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6月15日,枫林镇党委书记石子倩说,从1家到30家,越来越多压力容器企业加速“扎堆”枫林,形成了集聚效应,在华中地区已如“邻家小女初长成”,吸引了越来越多市场需求的目光,也吸引了更多资本聚焦这片发展蓝海。
“罐一代”徐维华
6月12日,徐维华正带着三个儿子赶制一套价值8万多元的中药材提取浓缩的常压金属罐体设备。20多天的工期,马上就要交货了,父子四人得加班加点。
时代华章当由奋进者书写,美好生活仍需艰苦奋斗——这是“罐一代”徐维华时常对三个“罐二代”儿子耳提面命的中心思想。
徐维华是湖北维华机械有限公司的“一把手”。罐,特指常压容器和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新能源、日化等行业领域。
压力容器应用广泛。 记者 田城 摄
1990年,28岁的徐维华是三个儿子的“超级奶爸”,三个儿子8岁、6岁、4岁,年龄上“排成了等差数列,三个崽张嘴哇哇直哭,要吃的啊!”
生活的压力把这个大男人逼得没办法,当时干农活没出路,唯有打工一途。
那年,啥也不懂的他奔赴广州一家玩具厂打螺丝,一年下来,才存下400块钱。眼瞅着形势不对,他只得转赴温州进工厂,还是打螺丝。
不过这一回他留了心思:一辈子打螺丝是没出息的,必须得学技术,懂经营,将来自己当老板才有未来。
他一头扎进一家压力容器制造工厂,学焊工、学画图纸、学下料、学打磨。再后来跟着老板跑市场,经营客户,学营销,“一个潜在的创业者默默地成长起来了。”
一直干到2008年,徐维华算是把压力容器行业各个环节给整得明明白白的。
2012年,积累了一定客户资源的他开始自行创业,在温州开了一家常压容器制造作坊。虽说是作坊,但生产工艺、技术指标、生产标准样样都是高标准。
“像这样的工厂,温州到处都是,搞得房租好贵,一个平方租金最高50块钱,连卫生间和公摊面积都算钱,一年下来,百把万没了。”徐维华干企业,样样都得精打细算,100万元真金白银,得干多少活儿才赚得回来啊!
2016年,徐维华带着技术和憧憬,回到枫林老家大畈村成立公司,建起面积1600平方米的厂房,在家门口生产压力容器。
办厂后,他的三个儿子、两个儿媳也跟着学习压力容器制造。34岁徐新朋、32岁的徐新发、30岁的徐新淦不仅是“罐二代”,他们还是奋斗中的“焊武帝”,个个都掌握一手焊工技艺,个个都怀揣着开分厂的梦想。
徐维华(左2)和他的三个儿子,一直在奋斗中。 记者 田城/摄
忙不过来的时候,附近村民也来帮工。一年下来,这家布局在村里的企业产值能够干到700多万元。
徐维华是第一个回乡创业的企业家,“吃到了第一个螃蟹”,也带动了更多企业家和产业工人回到家乡枫林发展。
“焊武帝”田宗喜
田宗喜是枫林镇4000多名焊工的一员,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他“焊而优则企”,跟多年好友合伙创办起了企业,进驻了枫林镇压力容器精密制造科创园。
他的打工之路始于1994年,坐标也是温州。
“嗨!温州那地方,到处都是阳新人,有进厂做鞋子的,也有做衣服的,还有干咱这行的。”
毛头小伙田宗喜,就在一家厂里学习焊工技术,月薪400块钱。
为啥要学焊工呢?用他的话讲,那时候焊工这个工种稀缺,属于一个厂的“战略资源”,宝贝着呐!
因为踏实肯干善于钻研,他的焊接技艺有了长足进步,平焊、立焊、横焊……没有不精通的。
老板也喜欢这样的员工,每过半年就给他涨一次工资,直到2004年,他的“涨薪”之路就没停过,达到了5300元/月。那个时候,这份工资算是干到了枫林“焊武帝”的天花板。
田宗喜活儿干得好,徒弟也带得多。他常年带着8个人承包厂里的焊接业务,年入几十万元。
像田宗喜一样,温州市压力容器行业存在大量枫林籍焊工,他们的工资起步1.5万元一个月,技术牛的,月薪2万元也常见。
在枫林,越来越多的电焊工人回到家门口就业。 记者 田城/摄
2022年,他回到枫林镇办厂,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田宗喜所在的科创园,最开始只有柯昌维一个老板。
2017年7月,柯昌维回乡成立了湖北枫林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用时2个多月建起一座占地900平方米的厂房,10月份投产,生产管道配件、食品饮料机械设备、水处理设备、制药机械设备制造、销售及安装。
当年开工两个多月,年产值约200万元,这也是整个科创园的年产值。柯昌维的成功吸引了同乡人的注意,纷纷向他表达了回乡创业的愿望。
作为资深从业者,柯昌维有着强大的号召力。他以商招商,一批批投资者和产业工人回来了,从考察、论证、到政企对接、落地投产,创造了一个个“枫林速度”。
停车坐爱枫林晚,双月红于二月花——在小小的枫林镇,越来越多像田宗喜一样的“焊武帝”扎下了根,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照进现实。
东风拂阳新,催出百芽生。小镇里温情而又写满希望的故事,正在上演。
差异化产业样本
犹如一颗石子丢进池塘,金属压力容器精密制造企业在家乡的土壤探出了头,枫林镇前后两届政府都敏感地捕捉到了信息。
枫林镇政府趁热打铁。2018年春节,该镇党委与回乡创业人士座谈,抛出了一片真心,希望企业家们回归乡梓谋发展。
“我给企业家们算经济账,家乡的地租是温州的五分之一,家里的人工费用也比外地低了不少。”枫林镇党委书记石子倩对打算返乡的企业家们掏心窝子:“阳新发展需要你们,家乡发展更离不开你们。亲不亲,家乡人,政府就是企业的娘家,企业的需求一定件件有回应!”……
随着第二家企业落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落户科创园。截至目前,枫林镇已有30家从事金属压力容器精密制造的企业,整个行业的中低压类零配件,都可以在这个科创园内找到。
越来越多压力容器企业落户枫林镇。 通讯员 袁瑞杰 供图
更可喜的是,这种集聚效应正如同滚雪球一样,动能越来越大。
多是中小型企业缺少龙头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高新技术附加值不高、没有自主品牌、没有承接全套设备生产和安装的资质……
阳新县力推枫林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记者 田城/摄
“量”上做加法,“质”上下功夫。
记者走访了解到,该镇当前正积极引导企业逐渐扭转产业链末端的劣势,积极提供金融服务、人才政策、技术管理、品牌运营服务,提供要素保障,让有想法、有市场的企业做大做强,将压力容器打造成阳新县一个拳头产品。
“预计到‘十四五’末,枫林镇从事压力容器精密制造企业将达到40家,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枫林镇一定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之路。”该镇镇长田钴优豪情万丈。
阳新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阳新县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瞄准产业主方向,增强科技新动能,突出园区大平台,推动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报告特别指出,阳新将持续增强产业集聚牵引力,加大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力度,推动精密制造、品牌鞋服、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补链强链、扩规提质,确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00亿元。
在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上,阳新县枫林镇压力容器产业样本实践在继续。
策划:阳新县委宣传部
执行:袁瑞杰 赵彧 成厚辉
记者:田城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鄂东编辑部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