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入师资造就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江 晨
4月29日,受邀来凉山州喜德县中学支教的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朱静将结束实习。2月20日,她同另外4名浙师大物理学(师范)专业大四学生接到校友、喜德县中学校长房鹏的邀约后,简单收拾行装,便从金华出发,“从得知消息到抵达这里,我们只花了3天”。
当朱静跨入高一(11)班大门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们前面换了好几位老师了!”“老师,还好你来了!”学生朴实而热情的语言,让朱静顿觉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几分。
“学校学科教师缺口大,部分学科教师数量难以满足需求。你能想象一个年级15个班就只有一名物理教师吗?”从宁波市第四中学前来支教的房鹏坦言,从母校紧急召集校友支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教育救火”。
4月下旬,当记者跟随陈立群来到喜德县中学时,师资紧缺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因为在朱静这批浙师大志愿者到岗两周后,又有一个西华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抵达。房鹏介绍,喜德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已着手增添师资力量,为学校招入第一批新教师,师资问题正在不断改善。
“作为‘组团式’帮扶人才,我们竭尽所能,帮助西部教育迈上新台阶。”房鹏告诉记者,在“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的组织和领导下,学校还在新高一年级率先尝试取消原有的行政班班主任制度,实行“三全育人”成长导师制,实现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多样化发展。这在凉山州乃至四川省均属首创。
此外,“组团式”帮扶团队还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策略,一方面积极参与州、市级教研活动及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在校内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023年3月起,每月学校还选派3~6名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宁波的优质帮扶高中、初中跟岗学习、锻炼交流。据了解,第一批跟岗学习计划已圆满落幕,第二、三批次的跟岗学习即将开启。
“对国家重点帮扶县而言,师资要做到量的满足与质的提升。首先要明确学校的教师缺口,编制师生比方案,然后要制定一些管理机制,如严格推行坐班制、扁平化管理、年级组负责制等。”在喜德县中学,让陈立群感到欣慰的,不仅有通往学校的平坦公路,还有日渐完善的教学制度。交通条件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变让这所学校焕发生机。
在喜德县东南方向的布拖县,布拖中学也将发展重点放在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去年8月,作为“组团式”帮扶教育人才,邹鑫权从慈溪市杨贤江中学来到布拖中学担任教务处主任。抵达后,他发现学校存在高中部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研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加强理念的引导与融合,让年轻教师更快地成长起来”。
在帮扶团队的带动下,布拖中学有了很多的第一次,如2022年11月5日举办的“首届班主任论坛”、2022年12月5日举办的“首届学术节”活动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当地教师看到了更加多元丰富的教学样貌。“在学习周活动中,我们还邀请了慈溪的教育专家来学校作讲座,教师们都挺期待的,后续反馈也不错。”邹鑫权说。
这一系列操作与陈立群谈到的支教教师的3项任务不谋而合:首先要教好自己的学科、教好自己的学生,其次要带领好所在学科的青年教师,最后要进行积极进取的文化引领。陈立群表示,支教教师要增强当地的造血功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这才是最关键的。
4月24日上午,甬凉“10+3”教育联盟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凉山州盐源县举行。这标志着,今后凉山州10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将在宁波“组团式”帮扶下,推进学校管理联通、师资队伍联合、教学科研联动、文化品牌联创、教学质量联评等建设。“受到地域等条件的限制,以往凉山州各校的发展多以单打独斗为主,缺少系统谋划,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品牌创建等也缺少规范。”房鹏说,依托教育联盟共同体,在未来,“甬”入的师资立足学校实际,抱团发展,可以真正实现凉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