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理财的持有人在3月16日有点发懵,因为他们收到一份通知。假如手中持有“稳享精选资产1年定开202201理财产品”,如果理财人自己不动手赎回,那么产品将在3月16日提前终止,之后交银理财子公司将进行清算,剩余金额交付投资者。
也就是说,本来理财市场上应该是投资者决定后续还参不参与,现在变成了基金管理人自己不想玩了,不想去赚管理费和业务计提成了,自己也不想维护客户了。周末不仅仅发生在交银理财,在多个专业的金融机构,例如宁银理财、华夏理财、盛京银行等等,最近都在发生。
(资料图片)
有细心的理财人士统计了一下,近期有400多只理财产品都发布了提前终止理财产品运作的公告,他们主动退场了。虽然给出的理由“保护投资者利益”,“防范市场波动风险”等等,但是投资者会发现,所有提前终止退场的理财产品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理财产品的净值是处于亏损状态或者收益非常不理想。
理财人士不仅又回想到去年9月和11月的两次大面积亏损潮,难道今年又要迎来到一波吗?同时在去年7月也曾出现过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高峰。当时前半年提前终止数量总计超470只。但是现在金融市场相对比较稳定,只要理财产品的管理人发挥正常,那么不太可能出现净值持续下跌的风险。
现在这些专业的持牌金融理财机构,难道这么没有信心了?好不容易从理财者手中募集到资金成立了产品,还没有到期就主动放弃运作了。这种做法对于金融机构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因为未来有可能这一批客户就会流失,将来再做营销都募不到钱了。但是如果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如果还有信心,怎么可能提前终止呢?
其实核心到底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理财产品市场的规模这么大,但是称职合格的基金管理人和理财产品管理人实在太少。千辛万苦募集到资金,但是专业能力不达标,没有信心应对未来金融市场的波动,历史业绩也做得很差。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亏损还加大,那还不如提前终止呢!
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背景下,净值化的理财产品运作,让金融机构没有任何可以内部调整净值高低的空间。就正如俗话所讲,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资管新规真是一面照妖镜,都能逼着这些专业人士提前终止这些理财产品了。
唯一的正面评价是:这些愿意提前终止的理财机构还是比较负责任的,最少他们愿意提前终止,将钱也返还给了客户,虽然可能有亏损,但是最少避免了未来更多的亏损。现在对于理财人来说,将钱给专业人士,但是他们的理财专业能力风险还未过去。
未来如果还想购买理财产品,可能听营销的话要少,但是要独立去检测以下2点:
1.理财产品或者基金管理人的历史投资业绩。不要看营销给展现的,而是自己去相关专业网站去查询。要去看他们过去操作过的和现在正在持续的所有产品净值,是不是大起大落还是比较平稳?历史上帮助理财人赚钱的次数多不多?现在他们管理的基金净值如何?
2.理财产品对于理财人的撤退要求是如何的?也就是说他们制定的封闭期有多长?在不稳定的形势下,封闭期越短越好。提前赎回条款有哪些成本要求?要求支付各项费用的赎回要求,就是他们举向理财人士的最后一把镰刀。
真金不怕火炼!现在不少的金融机构的投资人士,讲起投资理念来头头是道,而且还像那些网红一样包装自己,但其实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投资业绩方面。理财人记住了:如果对方不合格,让理财人亏了钱,未来再也不会做选择!#理财产品再现提前“退场”##理财产品#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